新闻动态

环境艺术设计名师工作室举行首期教研分享会

发布人: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发布时间:2025-10-14浏览次数:19

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育人新路径,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于10月10日中午,在学校3号楼1109举办“共享·共研·共成长——环境艺术设计名师工作室首期教研分享会”。会议由学院李宪锋院长指导,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水英教授主持,市级学员苏冰洁、付丽丽、黄盈等教师线上参会,校级学员及学院专业教师代表现场参会。本次活动由禾风织造工作室创始人和水英、营匠数字建模工作室创始人何孟闰两位老师分别围绕“课程建设”与“智能革新”展开教学理念与技术创新的深度交流。

课程建设:分享一流课程申报经验与实施路径

和水英教授以“非遗编结的守正与创新”为主题,系统阐释“一课双融三输出”的课程建设理念,并以其主持的上海市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与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陈设品设计与制作》为例,向与会人员分享高水平课程建设实施路径与申报要点。

和教授强调,申报材料应紧扣上海一流课或思政示范课评审要求,突出三大核心要素:一是课程顶层架构采用可视化图示,清晰构建“理论讲授、实践操作、赛事获奖、社会服务”校企共育闭环,同步标注思政元素融入的节点;二是师资组建避免罗列单一结构,呈现多元构成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导师参与模块开发、项目指导等具体场景,凸显校企共育效能;三是应用效果紧扣思政主线,以“数据+亮点”双重支撑,既用具体成果作为佐证,又体现“设计服务生活、艺术赋能社会”的伦理观培养等思政实效。这些实操性建议为教师们开展课程申报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实践路径。

智能革新:探索AI技术赋能设计教育新路径

何孟闰老师以“无形之形:当艺术设计遇见人工智能”为主题,系统探讨AI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创新路径。他指出,AI时代背景下,设计专业面临全新挑战与发展机遇,亟须构建“设计+计算机+X”跨学科解决方案,推动设计教育与实践的范式革新。

何老师通过“无形的定义-形的呈现-遇见的意义”三重解析,阐述AI在创意激发、数字建模、虚拟空间建构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并现场演示“AI建筑学长”软件打破传统空间设计思路的创新方法,以及“浦育”软件在大模型训练中的具体应用。这些生动的教学案例为与会教师提供了人工智能赋能设计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持续发展:教研融合夯实专业建设

本次教研分享会聚焦“课程建设”与“智能革新”,呈现了教师们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探索。与会教师表示,不仅收获了课程申报的实操指导,更拓宽了技术赋能教学的视野。未来,工作室将持续打造“共享・共研・共成长”平台,通过系列专题教研活动,推动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科建设水平协同提升,以教研融合扎实专业发展根基。

最热文章